快讯(记者 黄坤)多家银行定期存款迈入“1%时代”。 4月10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多家中小银行近期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自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恢复至1.9%、2.4%、2.85%。”河南光山农商行表示。 为何部分中小银行要下调存款利率?多位银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下调并非全国性新一轮存款降息,而是中小银行对去年9月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跟进“补降”,主要受利率下行的传导机制影响,具体时点和幅度由银行自主决定。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近日,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了部分期限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 4月10日,信阳市明港农信社、焦作市中站区农信社等河南省多家农信社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至1.9%、2.4%、2.85%。 同日,光山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按照河南省农信社安排,决定自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恢复至1.9%、2.4%、2.85%,其他期限挂牌利率保持不变。 而近日,河南淮滨农村商业银行、湖北武穴农商行、内蒙古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也发布了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公告。 分析人士认为,与去年4月和9月的两次调整不同,此轮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并非全国性新一轮存款降息,而是中小银行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下的一次主动调整。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告诉记者,去年两次调低存款利率,分别对应1月和8月LPR调降,4月是自律机制鼓励调整浮动上限,而9月是大行发起调低挂牌利率。 “去年的两次调整,共性是中小行调整动力不足,最终都是大行率先发起,并非所有中小行都有所跟进。因此,此次市场上存款利率的下调,更多是中小行针对9月的‘补降’。”戴志锋分析称。 缓解息差压力 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中小银行还曾阶段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 “4月8日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有些银行是将一季度为揽储所上调的存款利率调回原来的水平。”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分析称,比如河南新蔡农商银行、河南罗山农商银行等,在1月上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1年、2年和3年分别上调35个基点、30个基点、45个基点,4月8日又下调了对应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持平于1月的上调幅度。 “在当前的息差压力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具有一定合理性,测算假设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个基点、10个基点,对2023年净息差、净利润的影响,将分别正向贡献2.7个基点和2.5%。”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 受利率调降及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整体呈现持续收窄态势。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3年银行业仍将面临净息差下行压力。 存款利率会进一步下调吗? 存款利率是否会迎来新一轮全国性下调?银行业人士认为,从一季度信贷投放情况和经济回升势头来看,下调政策利率的迫切性暂时并不高。 虽然当前下调LPR的紧迫性不强,但也不排除存款利率继续下行的可能。戴志锋认为,在息差压力之下,负债端刚性影响银行降低信贷成本的积极性,监管仍有动力进一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监管趋势来看,存款利率下调是央行推动实体融资降成本的改革必经之路。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结合当前银行经营情况和经济修复节奏来看,存款市场利率确实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目前看,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是绝大部分银行的期待,往后看也有空间。”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向记者分析称,但由于存款竞争存在“囚徒困境”特征,同时银行体系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也还在摸索期,全行业存款利率下行还需要央行通过全国利率自律机制进行引导,目前来看,该时机还有待观察。
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中秋国庆假期第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5225.2万人次,环比下降3.3%,比2022 ...
10月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双方高级别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