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记者 李苑)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 4月12日晚,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2017年的101秒世界纪录。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据悉,EAST装置上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2000余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共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这次成功突破,离不开等离子体控制、加热、壁处理、先进诊断等技术提升和内真空室改善。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 商业应用或要等几十年 核聚变反应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恒星(例如太阳)的能量来源。核聚变能也是全世界能源发展的前沿方向,被视为未来社会的“终极能源”。如果人类可以掌控这种能量,就能摆脱目前地球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困扰。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受控核聚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磁约束核聚变,另一类就是此次成功点火的激光核聚变。 许多科学家认为,核聚变商业落地还需要几十年时间。但是,这项技术的潜力却很难被忽视。因为一小杯氢燃料理论上可以为一座房子提供几百年的能源。 聚变工业协会 (FIA) 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联合发布《2021年全球核聚变产业》报告认为,人类在2030年就有望首次实现核聚变商业电网。 该报告对全球从事可控核聚变的企业进行了统计。 近年来,私人投资者已向聚变初创企业投入了近50亿美元,因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加,这使得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特别具有吸引力。
港铁昨日发布通知,表示获内地铁路部门通报,10月11日起来往香港西九龙及内地的部分长途列车行车时间表及票务系统已完成调整 ...
据“扬州住房公积金”公众号,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部分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 ...